訂婚流程內容

訂婚

訂婚是台灣傳統的結婚禮俗之一,又稱「文訂」,是一種民間默許相守的禮俗。訂婚大多以女方的禮俗為主,雙方擇一吉日,
男方赴女方家下聘,舉行訂婚之禮,此儀式是男方展現尊重女方之時機,也是女方們的福氣與喜悅。
 
男方訂婚六禮
日頭餅:中式大餅
盒餅:現以西式喜餅為主
禮香、炮燭、禮炮:用以稟告祖先與互相祝福
六色喜糖:冬瓜、冰糖、桔餅、龍眼、米香、喜糖,象徵甜甜蜜蜜
聘金首飾:男方準備給女方的大小聘、金項鍊、手鍊,象徵富貴吉祥
頭尾禮:男方準備給女方的頭尾衣服六件,象徵錦衣玉食
 
男方訂婚十二禮
糯米、紅糖:男方準備給女方做湯圓,象徵團圓美滿
酒:可準備1-2打象徵一年24個節氣都平安
麵線:象徵兩姓聯姻千里姻緣一線牽
火腿:象徵豐碩誠懇
醃雞:象徵起家興業
喜花、罐頭:象徵吉祥如意
 
女方訂婚六禮
盒餅:現以西式喜餅為主,女方回6或12盒為佳
日頭餅:中式大餅,女方回6或12盒為佳
禮香、炮燭、禮炮:用以稟告祖先與互相祝福,女方回一份給男方
六色喜糖:冬瓜、冰糖、桔餅、龍眼、米香、喜糖,象徵甜甜蜜蜜,女方回一半禮給男方,龍眼收2顆為宜
首飾:女方準備給男方的金項鍊、戒指
頭尾禮:女方準備給男方的頭尾衣服六件,象徵錦衣玉食
 
女方訂婚十二禮
緣錢:象徵與婆家結緣
木炭:象徵興旺家業
麥、穀:象徵衣食無缺
黑砂糖:象徵甜蜜和睦
肚圍:象徵鴻圖大展
蓮蕉花:象徵多子多孫
 
以上徵得雙方家長同意皆可以紅包代替
 
文定儀式流程
男方祭祖:男方下聘出發前先上香祭祖,並將納聘用的大餅、盒餅各取一盒陳列於祖先神桌前,請列祖列宗保佑這段婚姻幸福美滿。
出發:男方連同媒人親友攜帶六禮或十二禮,鳴炮出發前往女方家中,車隊人數及車數應均為雙數,且四與八的數目最好避免。
鳴炮:男方在到達女方家100公尺處鳴炮,女方也鳴炮回應。
迎賓:抵達後,媒人先下車,新郎最後下車,由女方家的晚輩或幼童幫新郎開車門,新郎需準備紅包答謝之,接著聘禮搬下車。
介紹:男方親友入女方家後,媒人介紹雙方親友認識,先介紹男方給女方,並講些吉祥話增添喜氣,雙方親友也可寒喧問侯,新娘弟弟奉上茶水給男方親友。
納徵:男方貢禮官將聘禮搬入女方客廳一一陳列,媒人再將大小聘和金飾交給新娘的父兄,女方接受聘禮並準備紅包給貢禮官。
奉甜茶:女方祭拜祖先後,請男方親友按長幼依序入座,新郎居末座,新娘由媒人或好命婆牽引出堂,奉甜茶給男方親友,媒人在一旁唸吉祥話祝福。
壓茶甌:男方親友喝完甜茶,新娘再由媒人或好命婆牽引捧茶盤出來收杯子,男方親友將紅包捲起置入杯中放回茶盤。
戴戒指:新娘由媒人或好命婆陪同坐在大廳的高腳椅上,雙腳則踩在小圓凳上面朝外,吉時一到,新郎取出繫有紅線的金、銅婚戒,戴在新娘右手中指,
             新娘可手指略彎不讓新郎套到底,再由新娘為新郎戴上金戒指,接著由準婆婆為新娘戴上項鍊、手鐲、耳環等見面禮。
女方祭祖:女方親友祭拜祖先稟告婚事,由新娘舅父點燭,媒人說吉祥話,香柱插進香爐後不可拔起重插,忌諱重婚。
回禮:女方將男方送來聘禮退回部分,包括禮香炮燭各一份,喜餅一般為6或12盒,另外再回贈新郎事先準備的相同件數的頭尾禮,若聘金退回或只收小訂,
          則由媒人從女方家長手中轉交給男方家長。
燃炮:禮成女方燃炮慶賀,雙方親友相互道賀,並將喜餅分給親朋好友共享。
訂婚:女方設宴款待參與訂婚宴的雙方親友及媒人,並準備雞腿紮紅紙和紅包送給男方的幼輩,男方需準備壓桌紅包給女方,支付喜宴費用;
          訂婚宴男方需提前離開不用向女方打招呼或說再見,因忌諱下聘之事再來一次。
告祖禮:男方返家行告祖禮,稟告祖先已完聘納徵,並將女方回敬之喜餅與親友分享。

 

~以上內容摘自非常婚禮~

精選文章